2007年5月30日 星期三

瘋狂

淡水河 / Katle
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瘋狂 》


瘋狂一開始看起來並不瘋狂

牠的話語和舉止

誠懇地擊中集體慾念的核心

像古柯鹼或馬殺雞

麻痺空虛而迷失的靈魂


瘋狂一開始看起來並不瘋狂

披上理性的偽裝

利用知識份子的理念

騙取認同然後反噬

令知識份子不再智識淪為份子


瘋狂一開始看起來並不瘋狂

直到大家都變成一樣瘋狂

直到不瘋狂的

被認為瘋狂



── Joe

2007年5月22日 星期二

迷失

阿深與我 ── 仿蘇古諾夫的電影影像 /Joe
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迷失 》


朋友走了

結束了個把月一同奔忙的日子

返回家中

惶惶然不知所終


斑鳩又飛回來

在荒廢的盆栽裡孵蛋

關心的我要當二度阿公了


擦拭久違的地板

十分覺得親切

清洗紗窗

整理家當

泡茶、閱報、探看窗外的綠景

踱步陽台、冥思

但,心空了


時局已是千年往事

自身呢?

還在否?

或,也一去不返

只剩一具空殼

無端晃盪著


音樂與詩

繪畫與電影

終於可有可無,那麼

人生呢?

是否會有幽邈的迴響

從我終於回到家的身體內裡




── Joe

2007年5月14日 星期一

松園別館紀行

松園別館 (之一) / 陳淑珠 攝影‧陳耀程 後製

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《 松園別館紀行 》


花蓮行最後一天上午,阿珠帶領我們來到日據時代留下的「松園別館」。阿程說,這原是日本軍官的休閒俱樂部。二戰後期,作為神風特攻隊出征前最後一天的駐留處所......


* * *

遙望日昇處的遠海

夕陽落在背後樓宇外

清疏的斜影穿透松林撫貼起伏的大地

落寞與豪興同時昇起

飄飄的領巾隨風瀟瀟

逝如白鶴


淺酌一盅溫馨的滋味

暨喜又悲,啊

真實莫過於此刻


我未醉

日後,將有異國兄弟

稟同樣的精神和心緒

摧毀明日帝國的雙塔

以無畏的身軀

報復熊熊的烈火


步斜梯而上

小室簡陋

我微薰之軀搖搖

雪白的床單

將抹消最慘烈的壞空


別了,爸媽和愛人

別了,我曾經

有過、想過的人生夢景和

最難割捨的

自己


* * *

繞過迴廊

俯視荷塘燃燒整片火紅的夕空

向晚的家鄉必當如是

或許 多了北國的冷峻

無減於心內溫暖的情愫


這一襲軍服不是我

軍服上的徽章不是我

我是那赤身裸體的每一個人

身體上找不到國家機器的烙印

找不到意識形態的桎梏

找不到仇恨


因此,我投身大海

當油料耗盡

像縱躍的巨鯨

沒入波瀾壯闊的懷抱


* * *

而我至今佇立松下

荷塘畔

夕陽薰染我十八歲的肌膚和臉龐

莫叫我英雄

莫喚我戰士

我是那一夕逝去的青春少年

枯老淚盡


與夥伴站立成望斷天涯的

松林

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後記:松園別館的整體設計:一棟雙層簡約的東洋式樓房,前景有開闊的大海,由橋樑、防波提、燈塔一層層參差推遠;後有典雅的荷塘。空地上環繞一棵棵獨立高聳的松樹,不同的姿態、各自撐起頭頂一片淡遠的青空......別有一番淒清雄美兼又古雅的韻味......不得不佩服這位不知其名的園林大師。── Joe


松園別館 (之二) / 陳淑珠 攝影


松園別館 (之三) / 陳淑珠 攝影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附錄:

松園別館簡介
松園別館建於日據時代(約民國三十二年),是當時花蓮港「兵事部」辦公室,與附近的「放送局」(現中廣花蓮台)、「海岸電台」(現中華電信)相連為日軍在花蓮重要軍事指揮中心。傳言神風特攻隊出征前也會在此接受天皇賞賜「御前酒」,可知此園於日據時代亦是高級軍官之休憩所。戰後,由國民政府接管,民國三十六年管理單位為陸軍總部,曾作為美軍顧問團軍官休閒渡假中心。民國六十六年改為國有財產局所有,六十七年再交由行政院退輔會管理迄今。民國八十九年由 花蓮縣政府將本園編訂為「歷史風貌專區」,九十年獲選為文建會「閒置空間再利用」試辦點之一,並入選「台灣歷史百景」。

( http://www.pinegarden.com.tw/pine.html )

2007年5月2日 星期三

睡前

夜行巴士 / Joe
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睡前 》


伸出手掌劃過牆壁

黑暗中

看似光滑的表面有無數粗糙的顆粒

又重複移動一次

欣賞著自己的手背

同樣粗糙又厚實

多美妙啊,物質與肉體

閉上眼都消失了

漆黑中剩下不斷流逝的意識

證明一息尚存

過一會兒

什麼都沒了



── Joe

2007年4月28日 星期六

他者

夜市女郎 / Katle
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
他 者 》


將自己與自己分離

變成兩個或三、四個自己

或兩個 / 三、四個不一樣的人

存活在同一個容貌和軀殼下

表演幻化的戲碼


年輕的身子轉眼變屍體

死亡在其中竊笑

迸射沒有光的注視和

空洞

膚淺、膨脹

輕浮

失重...


有什麼能讓我

重重地摔落

重重地傷、流血

面對真正的死亡暗影

從虛幻返回

檢視傷殘 ──

真實生命的痕跡


哀痛

直抵無形的身體內部

無盡的深淵



── Joe

2007年4月25日 星期三

逝者如斯乎

夜遊 / Katle, 2006
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《 時 間 》

一天就這樣過去

時間在哪?

誰發明了這種度量?

我寧可生活在遠古時代

循大自然的節拍作息


活在地廣人稀的空曠裡 單純的

為明日如何存活忖度

眼底的落日就是一天將息

沒有更多的暗示和煩憂

色彩亦然

只是單純的色彩


沒有日日的惋惜

和時時的悔恨

那些烙印在現代人心靈深處的沉痛

因為記憶於是時間

一層層堆疊

一層層挖掘


不然回到出生前

或從頭來過

在遠古的蠻荒遊獵 或許

一生

短如一天的日出日落

遠甚於現代人數十寒暑的

漫漫時光


── Joe

2007年4月23日 星期一

試驗一首無我的詩

環河北路 / Joe
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
《 試驗一首無我的詩 ﹝一﹞ 》

只有景嗎

誰說

誰看

是我以外的身分嗎

又被誰敘述

此第一人稱

不因三層隔離偵訊而隱形

卻可以淡化處理

好比放下執著

稀釋成

非常客觀的

旁觀者


絕不介入或投射

完全公開:

腦袋和睪丸

下體和上體

心和意識、潛意識...

的情況下

嘗試呈現事實真相

雖無有真相

亦不宜扭曲誇大


當胸懷坦蕩

不遮不掩

敞開生命任其自由來回進出

一無窒礙

那已死未死

視死與不死等同無差

納無限於有限

成有限為無限

化作轉換的蟲洞

生死不過

左右手交換的

同一個禮物

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

《 試驗一首無我的詩﹝二﹞ 》


拍字簿斜置

通行證橫擺

幾張資料疊放

在拆開的信封

和捷運地圖上

銀邊眼鏡倒擱桌面

還有一團衛生紙

極短的紅鉛筆

劃重點用

再靠左是一隻舊螺絲起子

壓在玻璃墊下的照片上

不知何時

裡頭十來位大人小孩各有所思的

試圖對著鏡頭

微笑


── Joe, 2001